武汉机电工程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

返回首页



 

一、指导思想

2018年,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,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为指导,认真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,坚持立德树人,深入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
二、主要措施

1.进一步发挥党建的引领带动作用

坚持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、思想引领、工作引领。学通弄懂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,积极开展“不忘初心跟党走,争做四有好教师”主题教育活动,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、制度化。落实“九定”工作,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。加大干部教育与管理力度,加强干部作风建设。深入实施“红色引擎工程”,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,创建党建工作品牌,进一步推进党支部和党员“星级争创”活动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“四个体系”落实,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。抓好文明校园创建,争创市级文明单位。

2.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

修订《武汉机电工程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、专项规划和子规划,推进“五纵五横”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,建立目标链、标准链,培育与践行“8字螺旋”(目标—标准—计划—组织—实施—诊断—改进;实施—监测—预警—改进—计划),建立诊改运行机制。加强教学诊改培训和交流,完善诊改工作定期汇报和检查制度。集成学校管理和资源服务平台,建设校本数据中心,建立数据采集标准、完善数据填报工作手册,及时采集和填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,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,编制与发布年度质量报告。打造以“专业精准、管理精细、质量精益、环境精致”为目标,以“精雕细琢、精益求精”为内涵的质量文化。

3.着力提高教学质量

规范教学管理,建立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,完善教学工作标准,加强学生课中学习、课后作业、月考与期中期末阶段性考试考核等评学环节的统筹管理,组织开展公共基础课统考、专业技能抽考,落实教师听课、评课和集体备课制度,打造校本特色示范课和精品课程,优化教学全过程的组织管理、监控评价和信息反馈工作。加强专业建设,修订专业建设规划,制定专业发展目标,探索新的专业方向,完善人才培养方案,健全专业标准、课程标准,推进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建设,改进教学方式方法。完善对口高职院校沟通协调机制,抓好“3+2”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及技能高考教学管理,力争技能高考升学率达98%以上,“3+2”转段通过率达99%以上。与东风本田、北京精雕、光驰科技、江淮汽车、新金首饰等企业合作,积极探索“学做一体、工学交替、产教结合”模式,推进师生专业技能培训、产品研发、实习与就业、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的深度合作。促进“双证合一”,提高专业技能鉴定质量,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校开展技能鉴定,学生技能等级证书持有率达95%以上。加强教学督导、教研、竞赛工作的统筹管理,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干部和教师业务培训,强化课题研究,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,力争2018年科研、竞赛工作取得更好成绩。

4.加强信息化建设

修订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,建立信息化管理与运行制度,完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标准。拓宽学校出口带宽,改善学校管理、服务和安全网络环境,加强学校官网和微信平台维护,确保信息可靠、网络畅通。建设专业实训、虚拟仿真和公共基础课程资源,完善在线学习、数字图书馆系统。健全学校信息化应用流程,汇编信息化应用指导手册。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,推进超星教学系统、OA办公系统、人事管理系统、顶岗实习管理系统、学籍管理系统、德育管理系统、校企合作管理系统、考勤管理系统、教材管理系统等系统应用。完成数据中心和学生发展状态管理系统项目建设,抓好2018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,严格落实验收与资产入库制度。

5.加强学生德育工作

全面落实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》的德育目标,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、拥有梦想、遵纪守法、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,成为敬业爱岗、诚信友善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,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开齐开足德育课程,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。

开展文明风采竞赛、“最美中职生”演讲比赛、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设计竞赛、“中职好声音”竞赛、十九大精神微信答题、国旗下经典诵读、“不忘初心跟党走,青春建功新时代”主题教育活动等,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,形成人人参与、个个出彩的良好氛围。继续开设劳动课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以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为主线,开展“工匠精神进校园”和“文明风采竞赛”活动。规范学生社团管理,拓宽社团活动平台。建立学校品学兼优学生宣传报道制度,做好对优秀毕业生、优秀学生干部、优秀学生、竞赛获奖学生等宣传工作。

完善学生德育评价办法,修订学生综合素养量化考核标准,利用学生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学生日常表现,按周发布学生综合素养成绩。

6.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
制订并落实校级专业带头人、学科带头人、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办法,优化评分标准,适当调整技能竞赛和科研权重,新增第二课堂、公开课计分项目,向教学工作量多质优、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倾斜。培养技能名师,支持名师工作室建设。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,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。开展中层干部、教师、班主任、行管人员专题培训,加强干部梯队建设。通过社会引进等途径,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。完善师德考核方案,建立可操作、科学的师德考核标准,开展师德考核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

7.做好招生就业工作

计划招生520人,坚持划线招生。聚焦武汉现代产业发展战略(2018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武汉市“工业倍增”计划),制订招生工作方案,充分利用报纸、电视台、微信公众号、网络推送、车载媒体等多种载体,抓住中招体育测试、中考前夕家长会、中招咨询会、中考等关键环节,开展招生宣传。策划组织好校园开放日活动。加强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,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%以上。积极做好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跟踪服务。

8.加强基础能力建设

健全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机制。启动南区建设项目前期各项工作,完成项目建设初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,力争南区建设项目立项。抓紧北区综合楼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。完成2018年其他基础项目建设。

9.构建平安和谐校园

完善安全管理制度,重点部位定人定岗定责,落实每日巡查、安全大检查、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。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,落实三级安全责任。加强安全教育,开展法治报告会、3.2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、安全月、5.12防灾减灾日、119消防安全宣传日、6.26国际禁毒日、12.4全国宪法宣传日等安全教育活动,巩固好“一月一主题”的安全教育模式。完善各项安全预案,开展防灾疏散演练,提高学生的自救及互救能力。完善校园安防系统及管理。争取辖区政府支持和关心,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,实现多方联动。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安全、学生传染病防控和直饮水管理。抓好信访维稳工作,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,及时处置重大突发事件,确保“四个不发生”。

除上述工作,2018年学校还将支持工会工作,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,继续做好语言文字工作、财务预算与支出管理、档案管理、固定资产管理、后勤服务、离退休干部服务等工作。


其他院校 Oth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