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学校将以全国及省市职教会议精神为指导,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新常态,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,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抓手,坚持改革创新,坚持依法治校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深化校企合作,推进中高职衔接,推动学校全面发展。
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:
1.做好学校整体规划,加强基础能力建设
根据全国全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,结合武汉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学校现状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科学编制武汉机电工程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。积极推进学校年度改造计划,完成学生宿舍、学生食堂、教学楼改造,完成校园环境绿化,争取北区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和教学楼、综合楼、机电楼连通工程早日实施。修订完善学校建设整体规划,加快南区拆迁户拆迁进度,争取南区建设立项。
2.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,提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
加快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,在教室、实训室等所有教学场所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,倡导教学视频示导、微课、慕课、翻转课堂等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方法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,全面推行教学现代化。加强信息中心建设,完善信息管理平台,推行信息化管理,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。加快建成汽车、机电、电子商务等虚拟仿真实训基地,继续完善数控、模具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。
3.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教育教学水平
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强化量化考核,树立师德先进典型。加强教师培训,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国家、省级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,选派教师下企业实践,建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,开设网络课程和公共课程培训班。开展读书、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活动,建设职工书屋,营造学校文化氛围。加强中层干部培训和管理,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,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4.加强教科研支承能力,建立教学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,提高教学质量
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、教研室和专业研发中心建设,推进职业教育教研、科研工作创新。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热点、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、建言献策、推进工作。
完善评价体系建设,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。以学生职业道德、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,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,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,不断完善内部质量评价制度。邀请行业组织、专业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对我校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。完善毕业就业满意率调查制度,定期收集企业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质量、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。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工作,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监控与考核。改革学生评价模式,注重素质教育。
5.推进课程体系改革,做好中高职衔接和技能高考工作
坚持“就业”和“升学”两条腿走路,加快课程改革,促进学生更好的升学和有质量的就业。继续坚持和完善“月考”工作,组织开展师生技能竞赛活动,运用和辐射国家示范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全面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,进一步实施“理实一体化”专业教育模式。积极做好迎接全市文化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统一考试工作。
6.加强德育教育,提升学生职业素养
贯彻教育部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(2014年修订)》和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》,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,发扬以德为先、追求技艺、重视传承的优良传统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强化学生文明、规范意识和行为,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。开设劳动课,培养学生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习惯。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、企业文化进校园、职业文化进课堂,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。切实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,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在校学生,努力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专业技能人才。
7.加大学校宣传力度,抓好招生就业工作
加大宣传力度,多渠道、多形式、全方位进行招生宣传,提高学校知名度、影响力、吸引力。举办“校园开放日”,展示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及优秀毕业生风采,收集、宣传毕业生“十佳”典型事例,邀请企业领导和工程专家参与招生。适应形势变化,拓宽中职生升学渠道,满足学生升学要求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,增强学生创业意识,激发学生创业热情。
8.创新校企合作机制,深化校企合作
完善校企合作制度,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的协作管理制度,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、统筹与协调作用。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,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和交流,不断丰富合作形式。与企业继续在实习与就业、师生与职工培训、招生与招工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,强化订单培养,探索现代学徒制,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,积极申报和设置“楚天技能名师”教学岗位。积极参与行业职教集团的各项工作,加强校际、校企交流合作,不断提升学校在集团内和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影响力。
9.服务支柱产业,扩大对外培训规模
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,加强与行业、企业的合作,加大对社会人员和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,力争培训人数达500人次以上。试行技能鉴定聘请企业鉴定机构进行。
10.争创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
制定《教师用语用字规范》等制度,不定期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检查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落实情况,规范学校各部门用语用字。将普规范汉字应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考核、职务晋级、评优评先的基本内容和条件。组织师生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演讲、汉字听写、征文、书法比赛等相关活动,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。策划和组织好第18届“推普周”活动和2013级学生普通话测试工作。
11.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、党风廉政建设,抓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、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等工作
加强制度建设,坚持校务公开,促进依法治校、依法治教,规范办学行为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,强化政治理论学习,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,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监督,做到事前有要求,事后有检查。严格执行中央、省、市有关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、厉行勤俭节约的规定。加强绩效目标管理,形成重要工作督导机制,将目标完成情况与评优评先、干部考核挂钩。
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职责分工,制订工作方案,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。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,构建安全网络,完善安全预案,重视安全预防,强化安全教育,落实安全责任,注重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,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加强食品卫生管理,保障师生身心健康。落实校园风险评估制度,及时化解矛盾,做好信访维稳工作。保持“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”称号。
其他院校 Other
在线咨询 consulting serv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