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机电工程学校2016年工作要点

返回首页



一、指导思想

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深入贯彻全国及省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,贯彻落实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》(武政﹝2015﹞30号),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新常态,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,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抓手,坚持改革创新,坚持依法治校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深化校企合作,推进中高职衔接,推动学校全面发展。

二、工作要点

1.做好学校整体规划,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。结合武汉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学校现状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科学编制学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。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整体规划,积极推进综合楼改扩建项目、年度改造计划和南区建设规划设计,不断改善办学条件。

2.推进信息化建设,提升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。倡导教学视频示导、微课、慕课、翻转课堂等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方法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,全面推行教学现代化。通过自主开发、引进、购买等方式,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,加快推进校级精品课程数字资源建设,促进信息化教学与实训,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联互通和管理。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,推行信息化应用,推进信息化管理,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。

3.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教育教学水平。加强教师培训,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国家、省级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,选派教师下企业实践,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,建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。做好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,面向社会引进人才和优秀大学毕业生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开展读书、讲座、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活动,提升教师综合素养。

4.加强教科研支承能力,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,提高教学质量。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、教研室和专业研发中心建设,推进职业教育教研、科研工作创新。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,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工作,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监控与考核。注重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创新学生评价手段和方式,发挥学生评价的导向和促进作用。加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。

5.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,推进课程体系改革,做好中高职衔接和技能高考工作。坚持“就业”和“升学”并重,加快课程改革,促进学生更好的升学和有质量的就业。继续坚持和完善“月考”工作,组织开展师生技能竞赛活动,发挥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辐射带动作用,推动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。紧跟市场需求,开辟新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。依托企业岗位需求,调整课程设置,更新教学内容,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。

6.加强德育教育,提升学生职业素养。以德育为先,强化职业素养教育,继续完善评教评学工作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、法制教育、职业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。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、职业文化进课堂,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。强化学生文明、规范意识和行为,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。重视综合素养教育,开设劳动课,培养学生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意识。举办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,将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工作和第二课堂,让教学与学管、课堂与课外形成联动。

7.加大学校宣传力度,抓好招生就业工作和社会培训工作。多渠道、多形式宣传学校,提高学校知名度、吸引力。举办“校园开放日”,展示优秀学生风采,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招生政策。拓宽中职生升学渠道,满足学生升学要求。积极开展创业教育,增强学生创业意识,激发学生创业热情。

8.创新校企合作机制,深化校企合作。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的协作管理制度,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、统筹与协调作用。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和交流,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,推行订单培养,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,校企共育人才。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工作,加强校际、校企交流合作。

9.实施管理水平提升计划,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完成学校章程建设,促进学校依法治校。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,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、制度、标准和要求,发挥民主管理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、引领和保障作用,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、科学化、精细化水平,加快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10.加强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,抓好意识形态教育、清正廉洁教育。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、党风廉政建设,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、安全管理、综合治理和档案升级等工作。

 

其他院校 Other